新生故事 | 王智弘:笃行致远,不负韶华

王智弘,男

河北衡水人,中共党员

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

2022级硕士生

现任计算机学院2022级学硕党支部书记

 

 

说是新生,在南开的日子已有1844天,说是老生,却又是今年入学的硕士萌新。站在这片土地上,望着南开园,一切是那么的熟悉,我也踏上了一场全新的旅程。

有公能品格的南开人

渤海之滨,白河之津。2017年8月28日,我来到了心之所向的南开,立志成为一名恪守“公能”精神的南开人。

记得第一次统计班级档案的时候,我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竟被一个简单的excel表格折磨了将近俩小时。那时的自己就像一张白纸,没有任何技能,专业一窍不通。四年来,我像一颗莲花种,在南开园中汲取营养,不断成长。在班级中,我作为班长,不断强化服务意识,尽己所能为大家办实事;在学院里,我作为学生组织的负责人,不断锤炼过硬本领,组织策划各类院级活动;在学校中,我作为一名南开学子,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,争做党员先锋;哪怕在校园外,我依然能够挺身而出,在防疫关键时期为家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
2021年6月30日,我从南开毕业,这时,南开精神已经成为我身上不可磨灭的烙印,南开铸造了我“爱国爱群之公德,服务社会之能力”,也让我这颗莲花种在四年的积淀中逐渐绽放光彩。

有南开烙印的支教人

2021年7月26日,我离开天津,沿着南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余载服务西部的足迹,奔赴雪域高原,全身心投入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。

初到拉萨,便领略到这座“日光之城”的“下马威”。稀薄的空气、拉萨的烈日……是的,我没有躲过高反。从未想过自己走路会这么慢,从未想过自己爬楼还会气喘吁吁。

缺氧不缺精神、艰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境界更高。”带着“老西藏精神”,我和四位伙伴在拉萨市达孜区中心小学教了一年书。这一年,我们在318国道旁,在海拔近3700米的重山之间,在距离母校近3700公里的高原,和当地老师一起工作,和学生们共同玩耍,和藏族家长们共话家常。教书育人、整理材料、策划活动、下乡家访……这一年我们一起做了很多,在西藏留下了我们的印记,留下了南开的声音,也在自己心中留下了一生最珍贵的回忆。

2022年7月26日,服务整整满一年后,我们离开了达孜,离开了西藏,但支教人的身份、支教的经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,影响着我们。

有支教精神的追梦人

2022年8月28日,重返南开园后,我再次成为新生,但敢于吃苦、乐于奉献依旧是我不变的初心。

半个月来,我一直在努力适应新生的角色、研究生的节奏,也时常告诫自己,要牢记师长的教诲之情、学校的培养之恩。为此,我也经常思考如何能用所学所获来帮助周围的同学,为班级、学院甚至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返校第一天晚上,看到辅导员发的通知,得知第二天核酸检测志愿者紧缺,我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报名表。即便身体疲惫,第二天还是坚持四点多起床,第一个抵达操场参与核酸检测现场的准备工作。新生开学,我以新迎新,12小时连续工作,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。入学初,我临时负责班级的事务工作,成功竞选党支部临时负责人,也希望能为班级出一份力,发一分光。支教虽已结束,但服务的意识、奉献的精神,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,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之中。

未来,我希望自己能够不辜负在南开的每分每秒,在日常学习中力争上游,在专业科研上有所建树,在学生工作中争做先锋,在更多未知领域中勇于探索,做一个时刻奔跑、永不停歇的追梦人。

来源:南开研究生